齒輪泵的啟動步驟與選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
齒輪泵的啟動具體步驟有一下幾個方面:
1、檢查泵的旋轉方向是否正確,應與泵體上標牌所指示的方向相符合,如果沒有要求,一般的齒輪泵站在電機端看,均為左進右出。
2、檢查液壓系統有沒有卸荷回路,防止滿載啟動或停機。
3、將溢流閥的壓力調整至液壓系統的保護壓力運行范圍。
4、檢查系統中的閥是否在調定的許可壓力范圍。
5、用手轉動齒輪泵聯軸節,應感覺輕快,受力均勻。
6、點動電動機,看泵的轉動,聲音等是否正常。6、不少于2秒的空負荷運轉,檢查泵的運轉聲音是否正常和液流的方向是否正確。
7、在排油口灌滿介質,以免泵啟動時因干磨造成內部部件損壞。
8、將溢流閥的壓力調整到1.0MPA以下轉動10秒左右,檢查系統的動作,外泄漏、噪聲、溫升等是否正常。
齒輪泵在選用時要考慮哪些?
1、經濟上要綜合考慮到設備費、運轉費、維修費和管理費的總成本較低。
2、機械方面性不錯、噪聲低、振動小。
3、需要達到介質特性的要求。對輸送易燃、易爆不好的或貴重介質的泵,要求軸封或采用無泄漏泵,如磁力驅動泵、隔膜泵、屏蔽泵。
4、使所選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裝置流量、揚程、壓力、溫度、汽蝕流量、吸程等工藝參數的要求。
5、齒輪泵具有轉速高、體積小、重量輕、速率不錯、流量大、結構簡單、輸液無脈動、性能平穩、容易操作和維修方便等特點。
6、對輸送腐蝕性介質的泵,要求對流部件采用不易腐蝕性材料,如YCB型圓弧齒輪泵,對輸送含固體顆粒介質的泵,或含固體顆粒多的介質,要求對流部件采用抗磨材料,需要時軸封用采用清潔液體沖洗。
齒輪泵要平穩工作,齒輪嚙合的重合度大于1,于是總有兩對齒輪同時嚙合,并有一部分油液被圍困在兩對輪齒所圍成的封閉容腔之間。這個封閉的容腔開始隨著齒輪的轉動逐漸減小,以后又逐漸加大。封閉腔容積的減小會使被困油液受擠壓而產生很高的壓力,并且從縫隙中擠出,導致油液發熱,并致使機件受到額外的負載;而封閉腔容積的增大又造成局部真空,使油液中溶解的氣體分離,產生氣穴現象。這些都將產生強烈的振動和噪聲,這就是齒輪泵的困油現象。
危害:徑向不平衡力很大時能使軸彎曲,齒頂與殼體接觸,同時加速軸承的磨損,降低軸承的壽命。去掉困油現象方法:通常是在兩側蓋板上開卸荷槽,使封閉腔容積減小時通過左邊的卸荷槽與壓油腔相通,容積增大時通過右邊的卸荷槽與吸油腔相通。
在使用齒輪泵時,會出現泵體發熱的情況,其原因如下:
一、環境溫度高,油箱容積小,散熱不良,都會使泵發熱。
二、齒輪泵旋轉不暢的各項原因均能導致齒輪泵發熱,應分別處理:
(1)齒輪油泵內有污物。解體以異物。
(2)軸向間隙或徑向間隙太小。重新加以調整修配。
(3)泵與發動機聯軸器的同軸度差。同軸度應確定在0.1mm以內。
(4)泵內零件未退磁。裝配前所有零件均須退磁。
(5)工作油輸出入口被堵塞。
(6)裝配有誤。齒輪油泵兩銷孔的加工基準面并非裝配基準面,如先將銷子打入,再擰緊螺釘,泵會轉不動。正確的方法是,邊轉動齒輪泵邊擰緊螺釘,之后配鉆銷孔并打入銷子。
三、油液黏度過高或過低。重新選油。
四、側板、軸套與齒輪端面嚴重摩擦。修理或替換。排除方法亦可參照其執行。